星期日

中阿货物贸易发展及展望

2023-02-20 11:34:00

                 中阿货物贸易发展及展望

 

◎ 文 / 韩珠萍 阮思诺

中阿货物贸易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贸易额屡创新高,贸易商品日益丰富,贸易互补性持续上升,贸易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商品也逐渐多元化。中阿双方在货物贸易上的合作展现广阔发展前景。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自古以来就一直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进行贸易往来,货物贸易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中阿双边贸易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为中阿经贸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进一步为双方强化优势互补、拓展贸易合作提供了重大机遇,中阿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总体来看,中阿货物贸易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贸易额屡创新高,贸易商品日益丰富,贸易互补性持续上升,贸易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商品也逐渐多元化。

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阿拉伯国家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2004年至2021年,中国与22个阿拉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从367.1亿美元增长到 3302.4亿美元,年均增幅达13.8%。在此期间,尽管中阿进出口额在2009年、2015年以及2020年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很快又恢复了稳健增长的趋势。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中阿贸易进一步发展,进出口总额突破了30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7.6%,创下了中阿货物贸易新纪录。中国也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在阿拉伯国家贸易总额中占比达15.3%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货物贸易总体平衡。2004年至2021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基本在45%59%之间浮动,总体不存在长期明显的顺差或逆差。在这期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商品总额从190.8亿美元增长到1827.7亿美元,增长了 8.6倍;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的商品总额则从176.3亿美元增至1747.7亿美元,增长了 8.9倍,进出口额增速基本相当。但从具体国别来看,各国之间差异较大。例如,中国对沙特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对埃及贸易则一直保持顺差。

贸易伙伴国集中

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为中东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拉克和阿曼为中国在该地区的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与四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占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总额的比重近年来一直保持在60%70%之间,2014年更是达到了71.0%2015年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后略有浮动,2021年比重回升至 69.4%,进出口总额为2291.0亿美元。其中,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和第二贸易伙伴国。2021年,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873.1亿美元,占中阿贸易总额的26.4%。中国与阿联酋的进出口总额仅次于沙特阿拉伯,2021年为723.6亿美元,占比21.9%

贸易结构稳中有变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优势互补。中国拥有完整全面的工业体系,商品种类丰富,对阿拉伯国家出口贸易规模持续增大;而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地区,双方通过贸易实现良好的优势互补。

1. 中国向阿拉伯国家的出口商品以制成品为主

中国向阿拉伯国家出口量最大的商品为电器及其相关产品(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2021年出口额为 246.1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16.7%。其次为机械设备及其相关产品(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出口额为197.7亿美元,占比13.4%。此外,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的主要商品还有家具寝具、车辆、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制品、衣物、玩具等。

2. 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商品以石油为主

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商品中,石油进口占比基本保持在80%左右。2021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共进口1827.7 亿美元的商品,其中矿物燃料类产品及其制成品的进口额(包括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质;矿物蜡)达到1523.0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 83.3%。有机化学品和塑料及其制品也是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重要产品,2021年分别进口99.8亿美元和90.3亿美元,比重为5.5%4.9%。此外,中国的进口商品还包括矿砂、盐、水泥等无机物材料以及钢铁、铜、铝、贵金属等金属材料。

阿拉伯国家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原油供应地。在2017年至20215年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矿物燃料类产品及其制成品总额从724.4亿美元增至1523.0亿美元,增长了 1.1倍;从阿拉伯国家的进口额占中国该类商品进口总额的比重稳定在35%左右。2021年,中国共进口4045.8亿美元的矿物燃料类产品及其制成品,其中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比重达到37.6%,主要进口来源国为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阿联酋、科威特等。

 

3. 中国积极扩大自阿拉伯国家的农产品进口

除石油以外,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尤其是石油出口大国,积极实施经济多元化政策,优化商品出口结构,加大非石油类商品的出口力度。为此,中国也积极扩大自阿拉伯国家的非油类商品进口,尤其是农产品的进口。例如,近年来,在中埃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下,以橙子为代表的水果成为埃及对华出口的新商品。埃及2015 年起对华出口鲜橙,出口量从当年的2.4万吨,大幅提高至2017年的10.1万吨,2019年更是达到了19.1万吨。2019年出口额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84.8%,埃及成为中国进口鲜橙第一大来源地。再如,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椰枣生产国之一,也是最大的椰枣出口国,中国自沙特进口椰枣的数量与金额也在逐年增加。据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沙特向中国出口椰枣1250.9吨,2019年出口量上涨到4380.2吨,增幅超过2.5倍。

中阿货物贸易展望

中阿货物贸易一直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阿拉伯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展望未来,中阿在货物贸易领域仍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一是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加快。20229月举行的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第十轮谈判部级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取得积极进展,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与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在与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联合声明中强调推动早日达成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协定。不断推进中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于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和促进双边贸易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资源禀赋互补性强,双方贸易具有深厚基础与可持续性。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峰会上提出的“八大共同行动”中提出,将“力争2027年中阿贸易额达到4300亿美元”,为扩大中阿贸易规模提出了明确目标。能源贸易将依然是中阿贸易的重要内容,同时中阿双方将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均衡发展。中国将提高阿拉伯国家对华非石油商品出口的便利度,为阿方优质农食产品建立输华准入“绿色通道”,扩大自阿拉伯国家的农产品进口,推动中阿货物贸易健康发展、助力阿拉伯国家经济多元化发展。

总的来说,首届中阿峰会、中海峰会的召开为扩大中阿贸易带来了新的契机,对提高双边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中阿货物贸易健康稳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中阿双方在货物贸易上的合作展现广阔发展前景。

(作者韩珠萍、阮思诺均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西亚与非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