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5年第3期(总第519期)目录

2025-04-16 15:20:00



专栏1 | 中国经贸

新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新格局、新动能和新风险

秦若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宁静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马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内容摘要:面临外部复杂环境,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增长动能正加速调整,与之伴随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系统理解现阶段我国外贸发展正在经历的结构转型和动能转换,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成为新形势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贸易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着眼我国外贸发展的新格局、新动能和新风险,梳理中国货物贸易在产品结构、区域贸易布局、国际市场分布、参与国际分工地位方式方面正经历的四个重大结构化转型,并着重分析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绿色贸易等新动能的发展趋势和结构特征。最后,本文在研判对外贸易新风险的基础上,从国内和国际双重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应对建议,为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贸易强国建设提供策略支持。

词:外贸发展  结构转型  外贸新动能  贸易风险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逻辑体系、核心要义与实施方略

李光辉(广西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院长, 广西大学中国边疆经济研究院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池武城(广西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这是完善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部署。文章首先提出建构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逻辑体系,并分别探析提升战略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大逻辑关系,即从理论上解析提升战略的“阶段—模式—动力”三维理论逻辑,从历史上解析其“初始孕育—创新发展—全面扩大”三阶段历程,从现实上解析其中蕴含的中国式现代化和新质生产力两大方面内容。其次,提出其核心要义是“三个全面”和“三个提升”,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以及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集成创新能力、提升经贸规则标准和提升改革升级效能。最后,提出构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双协同” 实施方略:坚持“顶层设计+基层创新”协同推进的双向实施路径,以及坚定“制度型开放+新路径探索”协同发展的双向实施方向。

词: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制度型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专栏2 | 一带一路

长三角一体化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张    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骨干理论人才计划”法学博士)

张    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辛    灵(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武    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内容摘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协调、提升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而“一带一路”倡议为长三角地区深化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当前,长三角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重要平台,现代物流体系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了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模式。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但二者融合仍面临跨区域要素流动受阻、产业集群不成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待提升、双向投资失衡、平台联动效应不明显等瓶颈。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应顺应城市群转型期的更高需求,统筹推进国内外一体化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  共建“一带一路”  融合发展

 

专栏3 |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重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机理、事实与建议

杨晓亮(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范鹏辉(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李    冬(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副教授)

内容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呈现出新特征和新趋势,通过“主体结构重塑”和“权力结构重塑”产生了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新机制。文章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全球创新网络重塑视角,深入分析了全球创新网络重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机理与典型事实。在此基础上,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与技术、鼓励合作专利申请“引进来”和“走出去”,以及以内外循环相结合提高合作创新质量等方面,为中国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提出具体建议。

词:球创新网络  制造业价值链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与企业跨国并购:理论机理与中国证据

邵宇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郭    悦(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卫平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教授)

内容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获取成本显著降低,这为企业参与跨国并购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11—2020年的跨国并购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跨国并购具有显著促进效应。机制检验显示,数字经济通过增强企业信息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跨国并购。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沿线省市、无其他机构股份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中较为显著,而且地区开放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对企业跨国并购的促进作用。此外,数字经济还有助于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的频率和规模。文章不仅为企业参与跨国并购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国家对外发展战略提供相关政策启示。

词:数字经济  跨国并购  信息不对称  地区开放

 

专栏4 | 青年学者论坛

全球产业链再布局:演进、影响及应对

郭若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陈逸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全球范围内,效率优先逐渐转向兼顾效率与安全,这导致全球产业链的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可持续化特征,将向区域联盟化、采购单极化、人工智能化和壁垒武器化等趋势演进。这些新变革在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对产业安全构成系统性挑战。为避免可能面临的产业空心化、技术越追越远、市场大幅萎缩、竞争能力衰减、关键矿产受制等不利局面,我国需在产业层面和制度层面协同发力,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目标,扩大产业链变革的积极影响,一方面锻造国内产业链的韧性,另一方面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

:全球产业链  产业安全  高水平开放

 

专栏5 |    

论欧盟新对外经济规制规则:特点、影响与应对

何仁平(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智勇(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

内容摘要:欧盟根据看似合理的政策目标频频制定加强对外经济规制的内部规则,并据此对在欧盟内部市场活动的外部经济主体采取歧视性做法。欧盟对外经济规制规则以扩大规制领域、规制对象和规制效力为典型特征。欧盟对外经济规制规则将产生加强限制的法律效果,直接增加参与经济活动的企业实体的法律义务,同时赋予欧盟审查机关在规则适用方面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和更轻的证明责任。欧盟制定对外经济规制规则具有深层的逻辑和深刻的影响,对全球化经济秩序和经济交往对象都将造成重创。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局势日趋复杂,世界权力结构发生巨变,这也成为欧盟制定此类规制规则的背景成因。欧盟对外经济规制规则将严重影响中国及中国企业,因此中国有必要基于成因分析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对外经济规制规则  欧盟  经济全球化  对外投资  经济安全  经济规制

 

CPTPP视阈下我国知识产权边境措施完善进路研究

李    伟(山东科技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后)

徐伟宁(山东科技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我国正在申请加入CPTPP,这对于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知识产权边境措施制度现状来看,相较于CPTPP的高标准,我国现行法律存在边境措施是否适用于过境货物的规定不统一、海关依职权启动边境措施定位模糊、权利人依申请启动程序条件较多、对侵权嫌疑货物的认定和处置不合理等问题。文章通过深入解析CPTPP关于上述问题的相关规则,为协调我国现有立法与CPTPP之间的冲突,建议以立法形式明确对过境货物实施边境措施,增强我国海关在过境货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执法权,简化权利人申请程序并降低担保要求,调整侵权货物的处置程序并优化销毁与利用处理措施,从而实现我国相关立法与CPTPP制度的有效衔接。

CPTPP  过境货物  知识产权  边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