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曼:中澳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出口市场,约占其进口总额的五分之一,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澳大利亚也继续保持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14年底中澳双方共同确认实质性结束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对两国的经贸意义非常重大,为进一步深化两国经贸关系创造新的条件。
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发展迅速
近年来,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为881.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澳出口额为272.3亿美元,自澳进口608.7亿美元;五年后的2014年,中澳贸易额达1369.0亿美元,比5年前增长一倍多,其中对澳出口额为391.5亿美元,增长43.8%,自澳进口977.5亿美元,增长60.6%。(见图1)
图1:2010-2014年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情况(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2010-2014年。
中国是澳大利亚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最主要的是矿产品、贱金属和纺织原料等初级产品。其中矿产品一直是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主力产品,2010年以来,占中国从澳进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七成以上。
澳大利亚资源丰富,长期依靠矿产品出口获得经济增长,维持了长达十年的“矿业繁荣”。金融危机爆发后,澳大利亚依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矿产品的强劲需求,并未遭受经济、金融危机的重创。然而,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以及中国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逐步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使得刚性需求下降,而澳大利亚的大型矿业者必和必拓及力拓仍坚持扩产,都对澳大利亚矿产品出口造成冲击。由于矿产品占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中的份额极高,2014年中国自澳进口矿产品同比略有减少,拖累全年整体自澳进口比上年有所下降。(见图2)
图2:2010年以来中国自澳大利亚主要进口商品(亿美元)
资料来源:同图1。
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基本保持稳定,最主要的是机电、音响设备、钢铁制品和家具纺织产品等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机电、音响制品,自2010年以来,一直占据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产品份额的30%以上,显示了澳大利亚对此类中国产品的需求旺盛。(见图3)
图3:2010年以来中国对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商品(亿美元)
资料来源:同图1。
在投资领域,中澳两国已互为重要的投资伙伴。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4年9月底,澳在华实际投资累计达77.1亿美元。主要涉及能矿资源、农业及视频开发、房地产等产业。同时,中国企业赴澳大项目投资也不断增多。截止2013年底,中国企业对澳各类投资累计584.5亿美元,仅次于香港,为中国对外各类投资第二大目的地。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21.5亿美元,同比增长0.9%。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已不在局限于能矿资源领域,一批高新技术、金融服务、加工、销售、房地产和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迅速发展。虽然中国已上升为澳大利亚的第六大投资国,但中国对澳投资规模仅占其吸收外资比重的3%左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澳FTA将为双方经贸合作创造更广阔前景
2014年11月中澳双方共同宣布实质性完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之后,双方都需要对协定内容进行翻译和法律审核并正式签署协议,随后澳大利亚议会要对协定进行审核,中国政府也要进行相关流程。中澳双方完成各自国内的流程后,预计FTA将于今年年内生效实施。
根据中澳FTA谈判结果,在货物贸易领域,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在服务领域,彼此向对方作出涵盖众多部门、高质量的开放承诺。作为澳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中国给予澳大利亚服务业最佳市场准入条件,澳洲企业有望在中国获准兴建独资私立医院和养老院等机构,在上海自贸区投资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等企业也将更为便利;在投资领域,双方在协定生效日起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大幅降低企业投资审查门槛,增加企业投资的市场准入机会、可预见性和透明度,中国私营企业在澳非敏感领域投资免审门槛将由2.48亿澳元提升至10.78亿澳元。
中澳自贸区建立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中国消费者将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多来自澳大利亚的产品。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此次对与澳方签署的协议涉及产业广泛,优惠力度极大,无疑将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冲击。澳大利亚畜牧业十分发达,其奶制品,例如婴儿奶粉等在中国市场非常受欢迎;牛肉、羊肉等产品也都受到国内消费者追捧。而根据中澳FTA,这些产品关税将在4-11年内降为零,价格也将更为优惠。国内的食品工业等相关产业要利用缓冲期积极调整,应对冲击。
此外,就在中澳政府间完成自贸协定谈判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签署了在澳大利亚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并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澳大利亚,初期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随后中国银行悉尼分行被授权担任悉尼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悉尼也成为继卢森堡、伦敦、法兰克福、新加坡等城市之后又一个离岸人民币全球交易中心,为中澳双方企业减少开支、降低外汇风险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继续向前迈进。
中澳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不可忽视。去年底中国与澳大利亚达成协议,澳将对中国公民开放打工度假签证,允许每年5000名接受过高等教育并有英文技能的中国年轻人赴澳打工度假。一旦协议签订,中澳两国人员流动既可以为促进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提供动力,也能为中澳之间建立更加紧密文化联系创造机会。
除了中国外,澳大利亚已分别与韩国和日本签订了FTA,澳韩FTA已于2014年底正式生效,澳日FTA也将于2015年1月15日开始实施。作为亚太地区两大极具分量的经济体,中国与澳大利亚完成自贸谈判,不仅有利于两国经贸往来,也有利于推动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对未来将要逐步展开的中日韩自贸区、RCEP、FTTAP的谈判产生示范效应。
本文已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1月16日
作者: 徐曼,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