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文章 > 文章详情

徐德顺:中国引领全球电商发展新趋势

2018-04-27 14:53:00
文章来源:信用研究所

电子商务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亮点,移动技术逐渐成为电商应用的主流。全球电商市场全面快速增长但发展不一,中国继续引领全球电商发展。针对全球电商发展新趋势和新特色,中国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创新优势,打造产业集群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推进网络零售标准化建设,促进网络零售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打造电子商务“品牌”,推动电商迈向高品质发展时代;解决快递物流发展瓶颈,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调发展。
国际电商发展新动态
  当前全球经济企稳回暖,全球贸易与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复苏迹象,电子商务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亮点。全球电商市场全面快速增长但发展不一,移动技术逐渐成为电商应用的主流。
  欧美主要国家的电商销售额持续增长。市场调研机构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电商市场稳居世界第二,在美国通过移动终端达成的购买行为占据全部电商销售额的22%,直接和间接带来了近1万亿美元零售交易的市场影响力。加拿大的电商销售增长率在2017年约为17%。英国电商销售额2016—2017年平均约有14%的增长。德国电商市场有明显特色,网购主力是中老年人,5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网购族的比重高达34.2%,且德国人不喜欢使用移动支付,使用过移动设备进行购物的比例仅有7%。
  新兴经济体巴西的电商发展抢眼。据巴西信用保护服务机构(SPC)和国家店主联合会(CNDL)在巴西27个大型城市的调查显示,2017年40%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网站购物,前往实体店购物的消费者比例为37%,巴西已经进入网络购物全面超越实体店的新阶段。
  亚洲地区电子商务增长的势头依旧引人注目。据IDC Japan报告,2017年日本电商销售额占GDP总额的2.8%,超过70%人使用互联网购物。eMarketer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韩国已形成“国民即网民”的趋势,网购用户占人口总数的69.1%,生活必需品网购比例全球排名第一。《印度投资快报》报道,印度电商市场2017年平均增长率为23%,处于高速发展通道,但是印度电商的支付领域发展缓慢,60%的电商支付仍采用货到付款方式。专业调查机构WeAreSocial的数据显示,2017年印尼电商市场增长率约为23.52%,时尚领域是网络零售的主力消费市场。印尼人使用手机上网购物的比例为69%,是电脑购物比例的2倍还多。泰国《民族报》报道,2017年泰国电商市场交易额较2016年增长近10%,但泰国电商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7年泰国线上零售额约占全国零售总额的1%,远低于亚太地区网上零售额占零售总额12.4%的比例。
  监测显示,2017年国际电商市场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和特色:
  一是电商市场趋向线上线下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eMarketer 最新报告,美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线上和线下购物体验的结合使用,而商家也正积极寻求O2O的虚实整合。这种影响已成为一种新趋势,买家在网上研究产品,发现产品价值,检查产品可用性,然后通过移动终端确认,包括指定商店位置来进行实体店面的购买。
  二是共享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创新的一大热潮。2017年美国Uber、AirBnB、WeWork三家共享经济公司的市值都超过百亿美元。印度、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各类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项目都在持续升温中。
  三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助力电子商务营销。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增进了消费者和商家的交互能力,已经对电子商务营销产生了巨大影响。2017年世界电商巨头继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采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客户的线上购物体验。领先电商企业将智能语音产品应用到人机交互过程中,开启了对话式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发展预期良好。
中国电商发展新趋势
  综观世界电商市场,中国继续引领全球电商发展。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稳居世界第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占GDP比重为8.6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8万亿元,增长28.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0%;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6%、20.3%和30.8%。
  2017年中国电商市场呈现出四大发展趋势和特色:
  第一,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和业态快速发展。一方面,国内电商巨头大举进军零售业。2017年11月,阿里巴巴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2017年12月,腾讯对永辉超市增资,取得其15%股权。小米大举推进新零售,并承诺线上线下同价,做到了27万每年每平方米的销售额。京东线下也在大面积开店京东之家、京东帮等。另一方面,传统零售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施创新转型,线下商业开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供应链条上下游不断打通。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经营业绩呈现连续回升态势,网络零售所占份额继续扩大,2017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第二,跨境电商驶上发展快车道,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延长、试点城市(地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暂按照个人物品监管、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等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跨境电商正成为国际贸易强劲的新“风口”。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出口增长1倍以上。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纷纷加码布局海外仓。天猫在2017年已有超过10000个中国品牌的逾12亿件商品通过天猫出海方式实现出海,串联起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京东全球购、唯品会、蜜芽等跨境电商都加紧海外仓布局。随着跨境电商进入“全球零售”时代,跨境电商企业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全球零售,建立全球品牌的先锋,但在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支付方式、商品本地化和诚信等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第三,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和技术形态不断突破创新。B2B领域,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B2B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模式,构建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以平台为中心对接上下游客户需求,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从而提升贸易达成率。B2C领域,网络零售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创新引领市场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以无人便利店、无人餐厅、无人办公室货架为代表的零售形式层出不穷,刷脸支付服务则再次升级了网络零售的便利性。
  第四,部分重点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样,我国快递物流业也发展迅速。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01亿件,同比增长28%。业务收入完成4950亿元,同比增长24.5%。中国快递物流基础设施不配套、配送车辆通行难、快递末端服务能力不足、行业间协调联动不够等问题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瓶颈,亟须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虽然迅猛,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但农产品电商标准化程度不高、网络销售农产品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低附加值等问题也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中国电商发展何去何从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创新优势,打造产业集群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电商发展要持续促进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和业态的发展,促进网络零售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鼓励电商积极探索“线上商城+线下生活体验馆”“线下体验+线上分享社交”“线上商城+微店”“网红+微商”、移动拼单等电商模式,发展集体验、社交、创业、消费、数据一体化的新零售电商业态。
  推进网络零售标准化建设,促进网络零售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充分认识到标准化是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技术基础和网络零售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支撑。以商务部、国家标准委《网络零售标准化建设工作指引》为指导,大力推进网络零售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网络零售诚信体系标准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重点加强网络零售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
  全力打造电子商务“品牌”,积极推动电商迈向高品质发展时代。在全球消费者对网上购物商品品质需求提升、我国2018年全面启动“消费升级行动计划”的背景下,以工商总局《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中国品牌建设的意见》为指导,积极推动电商迈向高质量发展时代。为商标注册提供更多的便利化措施,加大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和规范化监管力度,深入挖掘和积极培育传统优势产业品牌,加快跨境电商小商品产业品牌创建。依托农产品供应链源头建设和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建设项目,结合网络零售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工作,着力推进农村电商品牌创建。加大对电商品牌建设的组织、资金和人才保障力度。
  着力解决快递物流发展瓶颈,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调发展。积极释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政策红利,全力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建设,畅通物流大通道,着力解决跨境物流发展瓶颈。跨境出口物流发展要进一步发挥国际邮件互换局功能,采取便利化措施,做大做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与“市场采购”贸易。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公共监管中心功能,促进非邮路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业务。充分发挥本地化物流服务功能,构建“商品市场采购+本地出口服务+海外仓”的全行业链平台。跨境进口物流发展要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进口监管中心功能,努力推进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选择有条件的电商园区,尝试建立商品进口重点国家的“国家馆”。针对内贸电商市场普遍面临快递价格上涨的压力,鼓励电商平台和服务商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降低快递物流成本,解决物流成本尤其是大型家居商品物流成本上涨的难题。同时,物流服务商、电商平台、商户等电商市场主体要积极参与快递物流标准建设,为解决快递物流发展瓶颈贡献智慧。

本文发表于《学习时报》2018年4月25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博士)